【主动回应】加强载体建设促进成果转化
今年以来,市科技局不断加强科技特派员载体建设,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。
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。推进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寿县、潘集、毛集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,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示范水平。4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入驻企业102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118个,研发机构21家,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个,农业科技特派员79人。科技园区坚持以科学创新为动力,与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合作,共同开展科技创新研究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提高产业园科技创新水平。
加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。对全市5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进行考核,对考核优秀的示范基地按市产业发展政策予以奖励。鼓励科技特派员依托科技创新平台,开展‘四新’成果转化,培育一批“科技特派员+农业合作社”的利益共同体。
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样本点建设。全市已建设对标福建浙江平均水平的科技特派员帮扶样本点9个,其中市级科技特派员标杆点1个、县区级科技特派员样本点8个。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,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